志愿军入朝后主要遇到三个困难:一个是武器装备的劣势和弹药不足;一个是吃的问题,特别是热食供应困难;还一个就是冬服紧张,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 实际上,为准备志愿军出国作战,解放军总后勤部早在1950年7月就安排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军区,赶制棉衣34万套,棉皮鞋36万双,棉帽、绒裤、棉背心、棉大衣各40万件(顶、条),棉手套、袜子各70万双。但因入朝部队增加,且形势紧迫,许多部队来不及配齐冬服。 1950年11月6日,在沈阳车站,奉中央军委命令前来检查部队入朝准备的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见到第9兵团第20军官兵身着华东地区的棉衣,头戴大檐帽,脚穿胶底单鞋,大为震惊,立即找到正在指挥部队运输的第20军副军长廖政国,要求紧急停车两小时,以便从东北军区部队中调集厚棉衣和棉帽。但是军情十万火急,第20军的58、59和89师基本都没有停车,直接开往朝鲜的江界,只有军直属部队和后卫的60师在短暂的停车间隙里得到为数寥寥的厚棉衣和棉帽。 1950年的冬天,是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朝鲜北部地区白天气温最高也只有-20°C,而长津湖战场位于朝鲜北部的高寒山区,海拔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夜间温度甚至会在-40°C以下。 参加长津湖之战的志愿军第9兵团部队,由于紧急入朝,没有配齐冬季御寒服装,只配发了南方部队的薄棉袄,根本抵御不了朝鲜的严寒;当时战士还没有普遍配发大衣,有的是一个班有一件大衣,谁站岗谁穿;棉被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每个班十几人共用一两床棉被,在这样极度寒冷的夜晚,战士们不得不将棉被摊在雪地上,大家睡在一起,相互搂抱着抵御严寒。 由于没有足够的冬服,部队非战斗伤亡极大,战斗力锐减。志愿军第9兵团27军在第一天行军过程中,就冻伤了700余人。1950年12月8日,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上级汇报时说:“第9兵团经近半月激战,部队已经极度疲劳,特别是冻伤减员十分严重。以79师为例,3日至7日战斗伤亡2297人,冻伤减员2157人,全师缩编为5个步兵连、2个机炮连。80师239团3营6连在攻击新兴里之敌时,受敌火力压制即卧倒冰地上,最后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除一个掉队战士与一个通信员外,其余200多名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察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9兵团共歼敌13916人,第9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直接冻死近1000人,冻伤后救治无效身亡者又有3000余人,冻伤减员大大超过了战斗减员。而装备一流的美军,穿着厚厚的棉衣,甚至有鸭绒被,但也有7000余人被冻伤,数百人被冻死。电影《长津湖》中所呈现的画面,展现的只是长津湖战役的冰山一角。 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所说的80师239团3营6连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就是令美军敬畏的“冰雕连”!在长津湖战役中,这样的“冰雕连”并不只一个,还有三个,分别是:第20军59师177团6连,第20军60师180团2连,第27军80师242团5连,连队整建制被冻成“永远的丰碑”,他们至死保持着战斗状态! 战后,人们在冰雕连一名战士的口袋里,找到了一张薄薄的纸条。这名战士叫宋阿毛,来自上海。他在纸条上写道:“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志愿军冬服问题,引起志愿军总部、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央人民政府紧急成立东北军服厂,并下令上海尽快组织研制工业用缝纫机,以解志愿军棉衣供应的燃眉之急。周恩来总理十分焦急,每天两次电话,催问冬服的生产和调运情况。并亲自指示:给志愿军的军服一定要用新棉花、优质棉花!为什么一定要用新棉花?原来这新棉花不但蓬松、保暖,更重要的是干净,战场上一旦战士负伤,可以掏出棉衣里的棉花止血。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东北地区作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基地,为志愿军提供了大量军服、军鞋、食品、炮弹、火箭弹、炸药等军需物资。仅东北地区的四大城市沈阳、旅大、哈尔滨、长春,在志愿军入朝后短短几个月内就生产了上百万套军服,保证了前线将士的需求。 全国其他大中城市,也广泛动员群众为志愿军缝制棉衣、大衣、棉被和军鞋。安东市(今丹东市)动员妇女为志愿军缝制棉衣棉被。
人民手中线,战士身上衣。图为武汉一女中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志愿军缝制棉衣。
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1951年10月,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二个冬天来临之前,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已备齐了当年的全部冬服。冬服标准也有调整,按每人棉衣一套、栽绒帽一顶、棉大衣一件(另有部分皮大衣,作外勤及夜间值班放哨人员用)、布夹鞋两双、棉手套一副。 而经过不断改进,志愿军冬服基本上做到了结实、耐用、保暖、防寒,较好地适应了朝鲜战场作战的要求。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依仗空中优势,一直把破坏志愿军后方供应作为削弱志愿军战斗力的手段之一。特别是从1951年7月起,美军对志愿军后方实施“绞杀战”,企图切断志愿军后方运输线。 1951年夏装前运,因中间环节多,物资到站过于集中又未能立即疏散,遭致敌机轰炸,造成重大损失。东线有的部队不能按时换装,到了炎热的夏天还穿不上单衣,只好将棉衣改成夹衣穿用。 1951年志愿军冬装前运,吸取了夏装前运的教训,从积极防空入手,尽量缩短物资在中途停留时间,改由各军回国领运和突击直达运输。火车采取“片面续行法”运到朝鲜,再由二线部队组织力量到铁路运输终点接运,然后人背马驮,把冬装从卸车点运回部队。由于组织严密,不但运送快,而且损失小,只占全部冬装143万套的0.52%。1951年秋末,志愿军部队早于敌人一个月穿上了棉衣。当身着崭新棉军装的志愿军战士出现在谈判地点板门店时,敌方的停战谈判代表都惊呆了。他们说:“没想到轰炸得这么厉害,你们还能穿上棉衣,比我们还早。”
1952年以后,被装前运大体上都是采用1951年冬装前运的办法,运输途中几乎没有受到损失,保证了部队按时换装。